上周债券市场又开启下跌模式,收益率全面大幅上行,部分期限债券收益率超过年初。2020年已过半,业内人士总结,在市场上医药类的股票和混合基金霸占了半年排行榜的时候,市场上纯债类基金的表现用了两个月的时间(5月和6月)从4%回到了2%,只比货币基金1%的平均收益率好一点。

本轮债市下跌主要因央行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

市场人士谭云峰认为,这轮债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疫情数据的好转,央行退出阶段性、临时性的货币政策。“市场不理解央行为什么这么快,我认为我国宏观调控思想一直比较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每次面对经济危机,政府不会听任实际产出大幅降低,也不会允许其长期低于潜在产出,这就意味着要采取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次疫情直接阻断了经济活动,IS曲线大幅左移,这个时候正如郭司长所言利率不是越低越好,利率如果严重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就会产生资金套利等问题。根据LM-IS曲线理论,这个时候甚至可能掉入凯恩斯区域。那么货币政策对总产出的影响是不够的,效果也不明显,需要政府支出的强力刺激拉动IS曲线右移。”

在央行7月10日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货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指出,疫情期间临时性的政策措施是针对不同时点需要来设定的,当政策设定的情形不再适用时,它们就自动退出。今年疫情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有两个主线,第一个是正常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通过总量、价格、结构工具来提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使货币信贷能够为经济复苏提供足够支持。第二个是针对疫情出台的一些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今年2月出台的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目的就是在当时保障医疗产品的生产和重要生活物资的供应。后来出台的5000亿元支持复工复产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是为了使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中小微企业能够得到信贷支持,支持他们复工复产。目前,医疗产品生产产能已经很大,物资保障充裕,复工复产进展比较顺利,所以以上两个政策都已经完成使命退出了。

谭云峰指出,货币政策已经完成短期对市场的流动性支持,长期利率也放在一个符合潜在产出水平的位置。这个时候仍然过于依靠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就会给金融体系注入不稳定性。此时财政政策是拉动产出的好抓手。

以“先为不可胜”应对后市调整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0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0年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债券市场是机构投资管理为主的市场,近期投资管理人应该都感受到了投资人给的巨大压力。受债券市场震荡影响,近期银行净值型理财收益出现明显波动,部分产品出现账面浮亏。业内人士解释,银行固收理财近期出现净值波动主要是由于其投向债券比例较高,因此受到债券市场调整冲击。今年债券市场顶部区间在4月中旬至5月间,如果理财产品在这个时间区间内进行债券建仓,后续净值化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机构投资者都在积极向中长期投资理念靠拢,经历牛熊波动是必然的现象。谭云峰表示,“先为不可胜”的理念能够帮助投资者以更好的姿态应对后面的市场调整。如果逆势,在博弈一个主流偏见证伪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其他因素意外成为主流偏见,并且每一个意外因素都会被大幅计价,导致不确定性增加。随着时间发展,不确定性仍会增加,仍然不利于最初的博弈体系。现在看得见的央行、财政、经济增长、股市、地产、基建、工业品价格都不是利率债券的朋友,可能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市场对未来的风险概率分布变化的应对能力持续下降时,趋势就已经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