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

11月5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对于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进行公示,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消息一出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为大幅降价点赞,认为是惠民利民的好举措;但也有患者担心,大幅度降低价格之后,质量会不会降低。介入行业的耗材生产商,则大多感到担忧。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为何能把价格压得这么低?未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国家主导的大型“团购”

对于“看病贵”的问题,高价的药品和耗材是不少患者心中的痛。2016年,当时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提出,医改要从改进服务、提高质量入手,并通过降低药品与耗材价格,节约医疗费用。

他举例说,福建省某三甲医院,2015年毛收入24亿元,药占40.86%,耗材占19.11%,二者相加占60%,“也就是说,14亿多元都是用于支付药品与耗材,所以只要降低10%,就可节约1.4亿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认为,应该用政府的投入换公立医院的公益机制,核心点是把医生的薪资问题解决。因为目前不少医院和医生都需要创收,而创收是靠药、靠检查、靠耗材、靠手术。未来的医改方向,就是要改变这种逐利机制。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医改的重点。一方面,国家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另一方面,国家着力以降低药价为突破口,实施三医联动。

但是,药品研发有成本,药品销售追求利润,如何把药价降下来?“双11”将至,不少商家都选择降价以实现“以价换量”。而国家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通俗来说,就像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大型“团购”。自2018年底国家启动药品集中采购以来,这种“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采购模式就多次砍出“地板价”。

10月28日,国新办举行“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情况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于学军介绍,国家卫健委推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首批25个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达到52%,随后又扩大到全国,第二批中选药品价格平均下降53%。开展药品价格谈判,对进口抗癌药等实施零关税。

有了药品“砍价”的经验,国家近期组织了首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据了解,本次集中带量采购的冠脉支架材质为钴铬合金或铂铬合金,载药种类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采购周期为两年。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中选,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

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按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相关费用109亿元。

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或许只是开端

高值医用耗材大幅度降价,有人担心,降价后还能否买到?这么便宜的支架能用吗?

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次带量采购之前,9月10日,国家就召开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座谈会,听取医院、企业、专家代表和地方医保局负责同志意见,研究部署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会议强调,要推动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要加快扩大集采范围,着力破解医用耗材标准不一、分类不清等问题,扎实做好心脏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要加强中选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对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依法依规查处。

同时,要按规定采购并使用中选药品、耗材,防止出现招而不采、采而不用。要完善和落实改革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生产企业和患者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临床医生如何看待耗材降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主任朱康顺认为,这是惠民的好事。微创介入技术不断发展,很多疾病都可以早诊早治,但临床也不时碰到难以负担高价耗材的患者。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患者的可及性会更强。

“近年来,冠脉支架的国产量在提高,进口量在减少,应该是为此次降价提供了比较好的机会。高值医用耗材降价或许只是开端,后面应该会有更多耗材加入带量采购的行列。”朱康顺说,耗材降价后,医生可以更好地回归临床,不断提高技术,特别是疑难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他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对临床给予更大的重视和投入。

有医疗业内人士分析,去除了药品和耗材加成后,不少医院的收入受到影响,特别是专科医院。而对于普通医院,药品的管理、耗材的库存都需要人力和投入,取消加成后这方面的成本应如何负担,需要更好的机制保障。希望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重新调整,让医生技术能够充分得到体现。

这也是国家明确的一个方向。2019年7月31日,国务院正式下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确定了按照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促进市场竞争等原则探索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须在采购平台上公开交易、阳光采购。公立医疗机构因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而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财政适当补助、做好同医保支付衔接等方式妥善解决。

在配套政策上,该方案明确,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明确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也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比价关系,促进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在医疗总收入中的比例,为理顺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