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 3月11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月3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除了明确疫情防控中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两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之外,同时要建立环评审评、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确保完成“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制定实施了环评审批正面清单,根据清单,将对10大类30个小类的环评登记表项目实行豁免,不再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主要涉及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对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实行环评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主要涉及包括工程建设、社会事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畜牧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个领域。

赵群英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这个清单明确,对企业分类采取不检查、少检查的措施。针对防疫物资生产的企业,保障民生的企业,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原则上不开展现场检查。针对已经安装在线监控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稳定达标、环境信誉好的、一年内没有环境违法记录的,也减少检查频次。同时,坚持“有减有加”,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加大对那些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偷排偷放,或者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这些恶劣行为,将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司法部门一起进行处理。

其中,对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可以分情形豁免环评手续,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或先开工后补办手续。截止到2月23日,全国已为1354个三类急需建设项目提供了环评应急服务保障,投资额约24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额约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