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科研院所等1.2万余家招聘单位提供6万多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启动当天3000余人参与线上线下报名,就签订就业意向书1315份……

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的效果,在广州天河举办的一场大学生招聘专场中得到充分显现。

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题比以往更为严重。为推动大学生就业,科技部火炬中心启动“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从挖掘和扩大科技企业招聘需求、促进科技企业与大学毕业生精准对接、支持毕业生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等方面入手,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供高水平服务。

记者了解到,仅仅在天河,在孵企业就达到2969家,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作为“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孵化载体如何带动大学生就业?在7月22日大学生招聘广东专场现场,广州信息港运营管理方——禾田投资集团董事长陈乐田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7月22日,“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大学生招聘广东专场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启动。

科技创业带动就业建议设大学生创业基金

“我们运营的5个信息港,加起来解决就业近10万人。”禾田投资集团董事长陈乐田表示,作为广州信息港的运营管理方,广州信息港帮助企业招工、推荐人才,不少于3000人。

此次“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大学生招聘广东专场,以广州信息港、PCI未来社区为代表的孵化载体及园区创业企业,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提供了一大批匹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陈乐田认为,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今年国内外经济、政治的严峻形势下,这更是企业社会担当的体现。

对于科技创业带动就业,陈乐田建议,政府可以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基金可以由相关部门统一管理,或者直接面向正在创业的应届毕业生,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即可获得基金支持。在大学生创业的前期筹备阶段,政府可以提供相应资金支持,以鼓励人才创业,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搭建大数据平台助力大学生就业

“政府提供平台虽然不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唯一选择,这样的方式传统但也更具权威性,也更高效率地实现人才的精准对接。”

陈乐田表示,此次大学生招聘广东专场,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促进了人才与企业的双向互惠。

如今是大数据时代,陈乐田认为,政府可以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大数据库,改变原有单一的企业校内招聘会形式,拓宽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渠道,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简化人才、企业间的双向选择过程。

“政府可以线上线下‘两手抓’,一方面举办线下招聘会,一方面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官网开设大学生就业信息专栏,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陈乐田建议,政府应定期或不定期跟大学、企业进行资源对接,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才互动机制。“这样的好处是,政府可以提前获得毕业生或者准毕业生们的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准度,同时也能预测大学生们的毕业就业发展趋势。”

探索实习基地模式实现精准高效对接

“像今天的招聘活动虽然是线下面对面,但企业只能通过学生简历了解其过往表现,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甚少,包括学生跟企业的匹配度,也是难以判断。”陈乐田所指出的,是企业在招聘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陈乐田介绍,广州信息港长期以来与国内多所高校保持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设立学生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就有机会被推荐到园区内合适的企业进行实习。企业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时间互相了解、磨合。

陈乐田认为,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学生毕业前就已经对该企业有大概认知,毕业时只要学生表现优秀,就可以继续留下来。即使选择离开,也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有所判断,对其职业规划也很有好处。

基于此,他认为实习基地的模式可以复制到更大的平台。“如果政府可以利用自有资源,进一步助推人才培养与引入,比如在园区内或和更大范围成立大学毕业生实习基地,效果会更好。”

他还提到,企业需要花成本培养人才,如果人才学成后跳槽,对企业也有影响。“特别是今年特殊情况,企业大多发展存在困难,对于人才的选拔标准肯定会越来越高。而在实践经验方面,应届毕业生往往处于劣势。”因此,疫情之下,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实习机会。“企业、人才双方都规避了相关风险,由此实现一举双赢。”陈乐田说。

采写:南都记者夏嘉雯实习生高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