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福达

只想领取一张外卖券或打车券,却一不小心在APP上办理了借贷业务——现如今打开手机上任意一个生活类APP,基本都能看到借款入口,引来用户“互联网的尽头是借贷”的吐槽。

根据央行要求,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不过部分平台在年利率上玩“躲猫猫”,其宣称的“无门槛”“放款快”“低利息”等,容易让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用户有过度借贷的可能。

工具类APP也能借款

外卖券需要完成借款才可领取、打车领优惠券还要授信贷款、开通借款功能就送VIP会员……“防不胜防,每天都有无数机会可以借钱,一不小心就‘被贷款’了。”喜爱网购的白女士说。

比如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看到“电脑9.9元”的信息,兴冲冲地点击后发现其实是首付9.9元,剩下2万元需要分期支付。“这种营销方式就是诱导用户去借贷。”她感慨。

如果说电商平台开通借贷业务还可以理解,一些工具类APP也开通了借贷入口,这让消费者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记者注意到,在手机上P图、看视频都可能被推销借贷业务。

“恭喜你获得了18.88元(最高)的红包”——刚打开美图秀秀软件,首页便弹出了一个红包,点击领取后跳转到“美图e钱包”页面,钱包服务功能的“借钱”和“现金分期”右上角标注了未读信息的红点标记,最上方“立即领取10万元额度”的海报十分醒目。

记者近日逐个查询自己手机上常用的25款APP,其中21款上线了借贷功能,包括多家电商、出行、外卖、视频类软件,其中百度网盘、QQ音乐、名片全能王等APP并没有专门借贷功能,但会跳转至其他借贷APP下载页面或发布其他机构信贷产品的广告信息。

低利率噱头营销打擦边球

多数平台的借贷产品都以申请便捷、到账快速为卖点,并实时滚动播放“???用户?分钟前成功借款???元”、“今日已出借???元”类似信息。部分借贷平台审核标准宽松、拿低利息做噱头来营销,一些用户容易掉进借贷陷阱。

2020年年末,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披露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

今年3月,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3号公告要求所有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网站、移动端应用程序、宣传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消费金融专家苏筱芮对此表示,这个规定主要对贷款行业起规范作用,在事前介入,避免金融机构以“低利息”的幌子诱导金融消费者。

记者查询发现,多数APP在贷款产品页面以及宣传海报等渠道均明确注明年化利率,但部分机构的贷款产品在年化利率上“躲猫猫”,需要用户上传个人资料、身份证信息、人脸识别后才可获悉年化利率,或者最明显的页面只显示日息利率。例如点击同程旅行APP“借现金”选项,“提前游”页面显示最高可借20万元,并称1000元借一天最低只需0.2元,并未明示年化利率,还需输入个人信息并绑定银行卡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APP成消费金融导流渠道

为何各种APP都变身“金融APP”,抢着向用户放贷?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释道,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从生存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过渡,消费金融市场巨大,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各类互联网公司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并加大投入发展。

此外,头部APP基本完成用户积累,到了流量变现的阶段,再加上P2P网贷机构全部停业退出,各家企业都想从巨大的消费金融市场中分一杯羹。据消费金融业内人士透露,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普遍寻求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借助其流量提升放贷量,一般来说年利率普遍在10%以上,部分还会超过20%,这些平台在一笔借款利息中收取20%至30%的流量费用。因此,消费金融公司赚利息,平台获取导流费,依托外部平台导流已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惯用方式。

从各家商业银行2020年财报来看,部分股份制银行出现了信用卡不良风险高发的情况,个别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甚至超过6%。居民债务过快上升的风险引起监管层高度关注。央行在今年2月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特别提到“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

不过,网络借贷“紧箍咒”正不断收紧。自2020年以来,互联网贷款管理、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管、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等相关法规或出台或已公开征求意见。

苏筱芮建议,借款人首先应该明确贷款需求,不要为了所谓的“薅羊毛”去借钱,并明确借贷平台资质,远离非持牌机构可能构成的非法放贷情况,避免落入超利贷、高利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