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深圳银保监局与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联合发布《关于辖内银行经营性贷款有关问题的通报》,通报了3起典型案例,曝光了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套路,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光明支行被点名。

通报称,下一步,金融主管部门将按照“常抓、常查、常管”工作总基调,不定期通报发现的典型问题,严厉查处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严格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通报显示,2020年以来,面对急剧升温的房地产市场和诸多乱象,深圳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持续通过非现场监测、部署银行滚动排查、开展现场核查等方式,督导辖内银行不断规范经营贷业务,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深圳银保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4月开展经营贷专项整治以来,该局在2020年共部署深圳辖内中资商业银行对15.4万笔、1771.73亿元经营贷业务进行全面排查,选取6家银行集中开展现场检查,检查覆盖率近50%。针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银行立查立改,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叫停风险隐患较大的业务,处罚违规机构4家,处罚问责违规责任人14人次,处罚金额合计575万元。

深圳银保监局说,专项整治后,辖内银行经营贷月均增量显著下降,银行风控明显趋严,计划先全款买房、再申请抵押经营贷的购房者无法获取信贷,部分借款人主动撤销贷款申请。

2021年3月以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先后组织召开2021年度深圳市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工作会、经营贷专项核查工作会,部署主要银行全面、深入、无死角排查风险,排查范围包括房产持有时间短、贷款发放后有新增购房或房贷记录的全量业务,穿透式追踪资金流水,并联合深圳银保监局开展了现场核查。

通报表示,近期核查发现个别银行仍然存在宣传展业不规范、贷款审核不严格等问题。典型案例包括,深圳农村商业银行光明支行员工李某营销展业不规范,误导客户使用经营贷资金买房。平安银行深圳分行零售客户经理陈某与“小鹏号”私下合作,通过“小鹏号”推送《平安银行抵押经营贷-可做新过户公司》文章,误导金融消费者借用“空壳公司”违规申请使用贷款。

在“个人套取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方面,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对经营性贷款借款人主体资质审核不严,未穿透式核查贷款资金流向,被当作典型案例被点名批评。

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套路也在通报中被曝光。据通报,平安银行深圳分行客户钟某于2020年3月16日通过全款一次性付清方式购买房产,次日设立企业,持股100%,持有房产刚满六个月即向平安银行深圳分行申请房抵经营贷,贷款金额226万元,资金受托支付至张某在农业银行的个人账户。当日,张某向刘某等16人合计支付资金217万元,其中支付至刘某178.77万元,经核实为代钟某购买某住宅楼尾款。深圳市Z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为钟某购房、成立企业、贷款咨询等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

通报称,针对上述典型案例,深圳金融主管部门已责令相关银行立即整改,限期收回违规贷款,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据了解,通报已于3月18日同步下发到辖区各商业银行,通报向各商业银行重申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相关贷款管理的五大要求,包括牢牢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时刻绷紧业务合规弦;进一步强化经营贷业务审核与管理,持续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强化员工管理,进一步规范营销和展业行为;有效识别防范不良中介包装不实申贷材料风险;持续加强舆情监测,提升快速应对与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