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北京市2066家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实现100%正常营业,在“春节不打烊”的带动下,餐饮消费市场送冬迎春,堂食消费回暖。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朱小良表示,商务部门将组织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各类餐饮、住宿、商超等生活服务网点春节不打烊,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便利线下日常消费。

政策导向下,“除夕、初一还不明显,从大年初二开始,商场里包括一些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堂食消费回暖迹象就比较明显了。”北京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刘玉驰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天用餐的人很多,比前一段时间多了不少,服务员都有点忙不过来。”赵先生涮肉坊老北京炭火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样位于王府井商圈的局气、外婆家、南京大牌档、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在用餐高峰需叫号等位,CoCo、DQ等甜品店铺前也排起了队。

记者走访发现,西红门荟聚、合生汇、朝阳大悦城等核心商圈中的餐饮企业,客流情况都比较乐观,多数受访商铺负责人表示消费人数超出预期。

对于这种现象,刘玉驰认为:“春节前夕,北京市商务局发布《餐饮经营场所聚餐指南》,广大餐饮企业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促成井然有序的消费反弹。”据悉,今年全国36个大中城市“就地过年”人数比往年增加了4800多万,在京过年人数增加,客观上加大了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企业、个人的疫情防控做法及意识都非常奏效,营造了安全的消费环境。

虽然餐饮企业的春节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但就堂食客情而言,体量相对较小,以2-4人左右的“小团体”为主。根据《餐饮经营场所聚餐指南》,春节期间,提倡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聚餐时间一般控制在2小时以内。同时,提倡婚宴、生日宴、团体宴等缓办、简办或不办。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多数餐饮企业都取消了大规模宴会,小规模堂食成为大势。

据市商务局近日统计,节日期间重点监测的百家企业(涵盖百货、超市、餐饮等)实现销售额54.7亿元,同比增长43.1%。此外,西单商场、首创奥莱、王府井百货大楼等监测企业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倍。

“其实春节照常营业的餐饮企业很有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责任意识,他们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刘玉驰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初一—初三这3天加班工资按不低于应得报酬的300%,春节假期其余4天加班工资按不低于应得报酬的200%计算。“积极承担用工成本,保市场供应,服务消费者,企业要生存,但也不忘承担社会责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2021年的经营,老三麻辣烫大王合伙人、老板王建利告诉记者:“就按照国家和政府的要求做,我感觉餐饮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好,今年还是很乐观的,挣个十几万就满足了。”

2020年,餐饮企业想的是怎么活下去,2021年想的是怎么活得更好。“总之就是做好疫情防控,尽最大努力去点燃城市烟火气,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拉动消费市场,保供应,保物价,做良心餐饮。”刘玉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