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交易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该中心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154万宗,交易金额42061亿元,实现资金节约895亿元,增值或溢价666亿元。如今的广州交易中心业务范围不断拓宽,服务区域扩展至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等省,成为全国进场交易业务领域最广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之一。

服务区域逐步扩展至全省全国

“十三五”期间,广州交易中心按照“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坚持“立足广州、面向全省、辐射泛珠三角、服务全国”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性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交易规模逐年攀升,跨区域辐射集聚效应持续增强,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不断开拓,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传统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基础上,新增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城市更新招商、自然资源交易、企业物资采购等新兴交易项目,服务区域扩展至广西、海南、湖南、湖北、河南等省,是全国进场交易业务领域最广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之一。

创新管理模式,首创“数字见证”

广州交易中心还借助语音视频等数字化技术,全国首创“数字见证”新模式,对见证、监督、专家、场所等实行数字管理,实现专家的独立评标,同时提高了见证服务工作效率及平台廉洁风险防控水平,为全面实施电子招投标和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强化了公共资源交易的事中事后监管。

通过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广州交易中心构建覆盖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土地矿产、药品采购四大类业务,涵盖信息、咨询、场所、见证、代理、专家六大类服务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业务、场所设施标准化,平台标准化建设入选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

值得关注的是,该中心还运用市场主体基础信息、交易过程数据,构建业内首个跨行业跨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有效倒逼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改善了企业“重交易、轻履约”的现象,经验做法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部分地方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做法》。

“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推动跨区域合作

致力于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广州交易中心牵头与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标信智链(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全国首个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融合APP、电子营业执照、电子担保保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跨平台、跨区域、跨部门互认共享,有效推动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共享应用,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2019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成果,入选2020年全国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典型案例。

此外,广州交易中心先后与“阿里云”“超算云”和“腾讯云”“政务云”等运营机构合作搭建混合云平台,将交易服务搬上“云”端,依托云平台打造“云+网+端一体化土地和矿业权交易系统”“政府采购电商云采购平台”和“桌面云系统”,运营成本进一步下降,运行效率、用户体验、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广州交易中心还运用“互联网+”技术,率先实现远程自助抽取评标评审专家;南沙、番禺、黄埔、花都、增城、从化六区率先实现“两地多方”远程异地评标,公共资源交易、诚信建档、业绩入库、保证金缴退等交易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络化远程化。在此基础上,创新“互联网+交易+金融”服务,打造“互联网+政府采购+金融”政府采购电商云采购平台,开启网上直购模式,延伸服务链条,实现“预算立项-采购交易-验收支付”全程网上完成。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刘怀宇

【通讯员】张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