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有人倒地心脏骤停,虽经有急救经验的医生做心肺复苏,但等120急救车抵达时,仍旧回天乏力。这再度引发人们关于公共场所设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热议。不久前,广州地铁也曾发生类似的事,当时即有舆论呼吁,应向北京、深圳等地学习,尽快在地铁站配备AED。

据介绍,对心脏骤停者,抢救成败的关键看能否抓住“黄金4分钟”最佳抢救时机。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则可谓“起死回生”的利器。它是便携式的急救设备,非专业人员也可使用。AED与其说是医疗设备,不如说是一种急救理念,即在千钧一发的生死之间,迅速抓住急救的“命门”。

近年来,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且越来越偏向年轻化。报道显示,仅仅近一个月,广州即出现3起公共场合心脏骤停事件。仅天河体育中心近年就发生过数起相关事件。这也向城市管理和相关部门敲响警钟,对这种事关生死的急症,不能再漠然视之,必须有所行动才是。

一个城市的文明和管理水平,不仅仅在于市容多么美观漂亮,而更在于对每个生命的重视和关爱程度。重要公共场所配备AED,算不得什么艰巨工程,即便人员培训,也无多大难度。但舆论多方呼吁这事,却迟迟不见动静,症结何在?无论如何,作为公共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