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提出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

在方塘智库看来,以产业新城为平台,通过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带动的不仅是所在县域的新崛起,也是高效承接大城市资源外溢、优化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协同、推动城市群的空间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平台。

县域经济的民生课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

实际上,在县域城市,特别是都市圈外圈层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共服务配套缺口,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各项资源主要向都市圈核心区集聚,外圈层基本公共服务配套严重不足,短板明显。

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相当于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二左右。

与此相对比,包含东京都、神奈川县等在内的东京都市圈统计显示,东京在世界主要城市的中心城区,拥有最多的铁路车站、 第二的站点密度。依托通达的交通,东京都市圈促进郊区居住型新城开发和中心区枢纽节点型开发,渐次推动都市圈内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的组团化聚集,形成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结构。

作为社会力量,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产业新城开发性PPP模式,积极探索都市圈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在华夏幸福看来,在都市圈外圈层全面打造产业新城,既有都市圈协同融合发展的巨大市场需求,又有外圈层地方政府补短板的切实需要,更有不需要政府负债就能全面吸引扩大社会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成熟而又有巨大潜力的区域开发组织模式。

小康路上的社会力量

总有一种力量,让幸福绵延流长。方塘智库研究发现,从河北固安开始,华夏幸福就开始致力于让产业新城成为都市圈均衡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并最大化分享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外溢红利。

十几年前,与北京零距离的固安只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但自固安产业新城建立起至今,固安已由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发展成为河北省的经济强县,全县财政收入17年增长了近百倍,完成了向“全球技术商业化中心”、“京南硅谷”的华丽蝶变。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还有生态环境的改造。在产业新城多年城市生态底板的打造下,目前,固安以建设“平原森林城市”“生态宜居之城”为目标,全域共有18座城市公园,人均公园面积17.4平方米,6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125公里林荫跑步道,被称为“每一公里就拥有一座公园”。

尤为难得的是,固安全县在产业新城志愿服务的积极倡导下,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第一座县域志愿者之城。截止2019年年底,固安志愿者累计组织志愿活动1500多次,已发展志愿者13000余名。

与固安一样,位于郑州都市圈的武陟县也在经历着蜕变。武陟产业新城启动建设以来,累计为武陟县新增财政收入13亿元,推动武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排名从河南省第68位大幅提升至第11位,有力地促进了武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武陟高铁站以东,2公里的水系串联起两个面积达数百亩的公园——龙泽湖公园和凤仪湖公园,而“水乡”的水,是经过城市污水净化而来的,水资源得以充分循环利用。

“中原智造,北岸水乡”的定位,让武陟产业新城成为人才聚集的磁极。高品质的新城环境引发了学子归乡创业热潮,也激发了返乡创业人士的热情,这为区域经济发展聚集更多的人气和活力。

产业新城的幸福能量

社会力量与政府合力打造产业新城,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幸福能量。方塘智库创始人叶一剑甚至表示,产业新城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所在城市群和县域的转型成败,城市群内的都市和县域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所在城市群的成败,城市群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中国转型的成败。

产业发展带动城市优化,城市更新促进产业集聚,通过产业新城的落地快速并综合性地改变所在县域发展,并进一步深度介入到所在区域都市圈的重塑和优化。在叶一剑看来,产业新城和城市群的发展之间最终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大中小城市协同可持续发展,切实推动一个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乃至社会综合变革。

实际上,华夏幸福建设运营的产业新城就是一个完整的公共产品,包括规划设计服务、土地整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服务、城市运营维护等六大服务。在塑造产业格局的同时,这一模式也为城市创造生态环境,为居民带来创业、就业的机会,让文化得到传承,让社区充满活力。

特别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产业新城运用资本的力量极大地缩小了都市圈一体化过程中的圈层落差,通过在合作区域内建设展览馆、公园、绿地、学校、医院等各项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满足产业集聚和城市发展带来人口的生活需求,从而促使都市圈真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中研产业研究院在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产业新城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中指出,产业新城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石、以“产城融合”为标志的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和人本的城市开发哲学,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样本。

都市圈建设不断推进,城市群作用日渐突出,区域间壁垒正逐步打破。中研产业研究院判断,产业新城作为承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在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陈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