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锦伟 栗思

“中奖”这件事,对消费者来说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喝瓶饮料,扫描瓶盖二维码,即可抽取奖品,立享48元话费;看个视频,弹窗出现“老用户专享”,还能领5元话费券……

其实,这些“奖品”并不好拿。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接到读者反映,不少商家打着“返还话费”的旗号,悄悄给消费者下“套”。

喝饮料中“好礼”,谈何容易

2月中旬,苏先生看到“红牛”饮料瓶身印刷的广告称,中奖率可达26%,便好奇地拿起手机扫描拉环背面的二维码,一则“恭喜您,您已中奖”的消息随即弹出。“运气不错!”他内心一喜。由于长期喝红牛这款饮品,苏先生对于其开展的抽奖活动略有了解,未曾多想,立马点击屏幕,查看奖品。

据他回忆,页面提示所获得的奖品是“48元话费”,但要获得这48元话费,必须先充值19.9元,“说是充值以后,会立即予以返还。”苏先生一合计,自己最终能免费获得28元话费,便点了付款。这时他突然发现不对劲:微信付款界面的收款方并非红牛企业,而是一家名为“上海快焱”的公司,至于话费返还,更是迟迟没动静。

苏先生随即在网页上搜索这家企业的信息,并拨通电话反映情况。对方称,费用并非一次性给付,而是分12期返还。“也没提前说明,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经过沟通,对方同意退还充值费用。苏先生很不解,为什么明明是红牛的二维码,却扫出来一家第三方公司的抽奖活动呢?

由于时隔已久,当时的拉环已被扔掉,苏先生打开一瓶同期购买的红牛饮料,再次扫码尝试。这次扫码后,屏幕上方一行黄字提示,红牛促销活动已结束,可下方4/5的屏幕区域,赫然出现一个抽奖转盘,转盘上方“圈码赢好礼,一起来抽奖”几个大字格外显眼,底部一行小字显示,该活动由圈码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设置的奖品包括“keep7天会员”“闪送优惠券礼包”等。而苏先生抽到的返还话费属于隐藏款“惊喜好礼”,根据抽奖活动规则,该项奖品由“倍省权益会员”提供,所谓话费返还,其实是4元话费优惠券,共计分12个月返还,但消费者要使用优惠券还必须再充值30元。这些,苏先生在充值前根本没有留意到,更没看到相应提醒。

记者随后致电红牛官方客服询问详情,客服称,“圈码”系红牛合作的第三方公司,至于收款的“上海快焱”,客服并不了解,需联系圈码公司解决售后问题。从红牛界面的“圈码”抽奖,到倍省权益会员,再到收款的上海快焱,所谓的第三方公司已经转了好几手,消费者要领到这笔“话费”奖,谈何容易?

“感恩回馈”老用户,不实惠

第三方的“送话费”活动不可信,那运营商自己推出的相关活动可信吗?

上海市民顾先生日前向“12345”反映,他经常在手机上看新闻,3月2日在浏览短视频时,一则“回馈移动老用户,赠送红包”的广告插在页面中间。作为30年的移动老用户,他信以为真点了进去。页面随即弹出小窗,提示已获得一系列回馈福利,除5元话费券外,还有100分钟的通话时长、每月至少20元的便利蜂储值卡以及仅需1元的30G定向流量等丰富产品,而这些加起来仅需0.01元,后方页面显示这是“便利蜂+话费”特权。顾先生随即输入自己的手机号,并取得验证码确认抢购。页面显示,已有48000余人领取上述回馈。

看了紧跟着发来的几则“10086”短信,顾先生这才明白自己究竟被“回馈”了什么。短信提示,他已经订购了一款名为“移动便利蜂联合会员合约”的产品。该产品合约期为12个月,中间不能退订,并且合约是收费的,标准价为每月26.9元,顾先生作为老用户享受优惠价,首月是0.01元的抢购价,第二个月开始则是每月20元。看到这,顾先生有了“上当”的感觉。接下来的短信更让他气愤:5元话费券、100分钟通话以及1元购30G娱乐流量,需要每月点击一则链接领取;20元的便利蜂储值卡,实际分为5张发放,每张4元,需多次使用……顾先生认为,每个月花20元,得到的东西并不实惠,更算不上是“感恩回馈”。他当即致电“10086”,要求取消该合约产品。

此后,顾先生就留意网上类似广告。最近一段时间来,他已经3次被推送类似广告,除了“感恩回馈”外,“老用户领20元储值卡”“升级权益会员”等口号也很常见。记者也尝试在App中浏览上述广告,发现这就是一则营销广告,谁都可以点击,与“老用户”实际并无关联。在“12345”,类似的投诉不少。消费者反映,运营商经常以“感恩老客户”的名义推出“回馈”活动,实则是在推销各类合约产品,消费者为了享受到一点话费优惠,往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管是运营商的回馈还是第三方的抽奖,对于商家的“感恩”,消费者都要留个心眼,掂量一下是不是真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