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困难。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涉及粮食化肥、猪肉菜蛋、老年人上网、5G、煤炭保供、碳达峰碳中和、民生用气、虚拟货币、冷链物流等领域。来看看,你关心的是否位列其中呢?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会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粮食问题,“头”等大事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对于粮食保供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4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改善育种设施条件,推进制种基地建设,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打好种业翻身仗。 【详细】

在11月发布会上孟玮介绍,我国粮食生产总体向好,全国粮食产量将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储备供总量充足,政府储备规模稳中有增,36个大中城市主城区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地方成品粮油储备达到15天及以上市场供应量。 【详细】

对于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结合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聚焦玉米、小麦、食用油、猪肉、蔬菜等重点品种,促进产供储加销各环节有效衔接,同时积极做好大宗商品市场调控工作,强化市场监管,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详细】

随着春节即将到来,孟玮在12月发布会上透露,当前,重要民生商品供给充裕、价格基本稳定,各大中城市充实了小包装成品粮油,加大猪肉、北方冬春蔬菜等储备,做到了“库里有货”。 【详细】

化肥价格创新高,春耕能否保障

化肥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特殊商品。今年以来,受生产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传导、社会库存较低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化肥价格明显上行,价格创近十年新高。

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中央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提出优先保障产能60万吨/年(实物量)以上重点化肥厂供应国内市场化肥的生产用能指标及能源供应,对存量化肥产能在煤炭消费控制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详细】

为做好化肥市场保供稳价工作,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拟通过低价竞拍方式组织第一批钾肥储备投放,通过储备投放引导市场预期、撬动社会资源释放,满足今冬明春复合肥生产,保障明年春耕用肥需要。 【详细】

在12月例行发布会上,孟玮通报说,近期化肥生产总体正常,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化肥企业生产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明年春耕农业用肥供应将得到进一步保障。【详细】

“煤超疯”应声“降火”

2021年9月以来,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使得政府出手干预,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下,煤炭价格从11月开始呈现出明显回调态势。 【详细】

在11月初召开的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会议上,全国10多家主要煤炭企业表态跟进,主动将主产地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每吨1000元以下。 【详细】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研究将煤炭纳入制止牟取暴利的商品范围,并统筹考虑煤炭行业合理成本、正常利润和市场变化,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并加强与燃煤发电市场化电价机制的衔接。 【详细】

大宗商品经历“过山车”之旅

2021年,钢铁、有色、煤炭等各类大宗商品价格轮番上涨,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企业造成较大影响。孟玮在6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从目前情况看,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钢材、铜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

7月-9月期间,国家发改委组织投放铜、铝、锌国家储备,三批共累计投放42万吨。同时,面向中下游加工制造企业,实行公开竞价,在参与条件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详细】

从2022年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12月,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

推进“双碳”顶层设计,重点来了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袁达在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包括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详细】

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国家发改委透露,将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详细】

天然气紧张、煤价已“疯”,百姓能否温暖过冬?

11月中旬,最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地提前供暖,受全球天然气供需形势紧张、气价暴涨影响,供暖季高峰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可能较为突出。孟玮表示,供暖季全国天然气供需总体平衡,高峰期将组织“南气北上”,增加北方地区资源供应。 【详细】

从煤炭方面看,“在今年第一轮寒潮来临之前,国家发改委就予以有效应对,寒潮期间煤炭供应平稳,寒潮后煤炭产量迅速回升。”孟玮说,“随着全国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电厂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场存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今冬明春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够得到可靠保障,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详细】

对虚拟货币“挖矿”行为,say NO!

在11月的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孟玮表示,由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因此,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存在极其严重的危害。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加之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带来严重不利影响。

因此,要形成持续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高压态势。 【详细】

日前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中,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被列为淘汰类。 【详细】

消除“数字鸿沟”,解决老人“上网难”

为解决老人“上网难”问题,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主要着眼于互联网网站和应用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结合《“智慧发改”建设规划(2021-2025)》,将适老化与无障碍作为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首批217家网站和APP完成了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 【详细】

冷链物流顶层设计出炉

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守护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领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冷链服务需求加快增长,对冷链物流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明确重点支持服务于肉类屠宰加工及流通的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公共冷库新建、改扩建、智能化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 【详细】

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结合我国国情和冷链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实际,围绕“6+1”重点品类,包括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聚焦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痛点、难点、卡点问题,对“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引。 【详细】

光伏风电企业再迎利好

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支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已纳入补贴清单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所在企业,对已确权应收未收的财政补贴资金,可申请补贴确权贷款。 【详细】

发展制造业,先要补短板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为此,孟玮在8月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积极支持先进制造业投资,不断完善和用好“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 【详细】

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紧密结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合理确定融资期限,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落实好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对涉企违规收费的整治力度,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规范款项支付秩序,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 【详细】

“十四五”时期,这些行业未来可期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在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谋划一批未来产业。对此,在4月国家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孟玮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前布局并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重点加强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详细】

发力5G,一业带百业

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有序推动以数据中心、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其“一业带百业”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方案》还提出,需充分发挥数据中心、5G在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步伐。 【详细】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